
李俊生,男,中共党员,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77年2月生于河北省三河市,2003年山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工作17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第一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模范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山西师范大学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潜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守学术规范,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心,朴实的言行,认真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在教学工作中,我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Fortran程序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物理学专题、粒子物理学等课程,每年指导6~9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认真优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历年学生评教等级均为优秀。同时,作为第一批课改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优质课程项目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2项;指导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1项,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一直坚持给每位同学批改作业,17年来从不随意调课,从未发生任何教学差错。同时,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他们的成长,并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是在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还是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工作中,我都以科研工作者应有的严谨、求实的作风,严格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完成科研工作。行胜于言,作为大学老师,自己的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展现良好的校风、学风,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及同学的认可,历年学生评教成绩均为优秀。
疫情期间,带头认真做好线上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同时,帮助其他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认真做好线上听课、查课工作,为学院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核数据库收录。
二、关爱学生,乐于奉献
多年来,除了教学科研工作,我还长期兼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辅导员工作中,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术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以及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
通过深入学生宿舍、个别谈话、参与学生活动等方式,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面临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进行及时的引导;通过邮件和电话形式,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及每位学生的学习与在校表现情况,在育人工作中做好家校沟通协调。
我以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同学、家长及学校的认可,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2016年,所带班级一个宿舍八位同学全部考取985院校研究生,作为“最美宿舍”先进典型,受到广泛关注。
三、热心集体,勇挑重担
我还同时兼任学院物理学A支部党支部书记、系主任职务。在院党委领导下,认真履行支部书记职责,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为指导,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各项专题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深刻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中,共产党人乐于奉献、心系脱贫、勇于担当、坚定信仰、开拓创新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融合互动、共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评为2015、201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2019年度“优秀双带头人”。
在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一流专业建设和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入手,认真做好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申报工作,持续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专业发展提升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