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打造一流课程;以勤学笃行的弘道追求,践行教育家精神;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探育人之道,“健康第一”目标中筑体育之基。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在从事教育工作的35年中,这是我一直秉承的信条。执教以来先后荣获山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模范”、体育学院教学“蔚英学者”等荣誉称号,始终坚守在教育工作最前沿,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完成本职工作,我还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念的引导。因此,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利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的持续性;线上课堂提供互动、讨论、大数据等行为日志督促,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反馈交流,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解决其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我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会学生去感恩生活,爱家人、爱父母、爱身边的人。从政治理论、教育政策、师德师风、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等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品格行为。在科研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综合实践能力,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同时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我会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到以言示范,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会自主调节,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习总书记说“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人世间最高尚善良的品行,像水一样滋养万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时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提前十分钟到达室外上课场地,采用花式签到进行考勤,几节课之后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会提前到达并进行主动练习。微不足道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自身首先要做到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希望学生热爱劳动,保护体育场地器材时,我没有指手画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拿起扫除工具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一样:“和你学的”这句话永远震撼我的心灵,让我感到欣慰与自豪,因为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向上的希望,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只是有的学生心灵之火没被点燃,巨大的潜力没有被激活。因此,我运用学生中的活生生的事例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和学生的热情,例如:某位学生在垫球的过程中实现了从零到两位数的突破,兴奋地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我。当他的事迹被其他同学知晓,他的努力与突破被其他同学看到后,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无声的影响,会让每位同学在惊叹他的变化的同时自己进行不断挑战,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去争取那份属于他自己的胜利与荣誉。相比较外界的事迹,班内的小事和生活中的日常更加激励大家。
三、共享体育之美,凝聚精神势能
以杭州亚运会作为切入点,体育之美竞相绽放。赛场上,体育健儿奋勇拼搏,激情逐梦;赛场下,体育文化艺术展览凝聚力量,传承精神。追寻中华体育源流,讲述中华体育故事,采用讨论与鉴赏的形式,共享精彩盛会。以教学促练习,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跑步、打球、跳操、踢键子等活动,并对自己的运动进行记录打卡,谱写属于自己的运动篇章。
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体育的不同领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展现。《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信息化赋能教学,为学生打造多维度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户外,参与体育活动,例如“录制技术动作视频并进行实时指导纠错与反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积极进取,身心健康,强健体魄。
教学设计与过程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有序融入中华体育精神,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养成顽强拼搏、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例如:(1)开展排球比赛让学生感受这项运动的乐趣与魅力,其次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和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2)在最后一堂课中以“理论”收尾,讲述女排的历程、运动员的事迹以及赛事的采访与报道,传扬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无论是是顺境还是逆境,要当好自己的主攻手,要满怀激情,昂扬向上,永不言败,永攀高峰。
四、严谨治学,教学与科研并重
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长期的一线教学经验与实践调研,为教学改茸创新奠定基础。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真正指导并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学活动为科研提供了方向和问题,而科研成果则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此外,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目前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1)课程建设方面:主持山西省一济课程1项;第一参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山西省精品共享课程1项;主持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程1项。(2)科研项目方面:近五年主持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项;第一参与省级课题5项。(3)学术论文方面:近五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省级(第一作者)论文10篇。(4)指导学生方面:指导并完成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戈项目2项;指导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项,并荣获校级1等奖,省级优秀奖。(5)教学成果方面:荣获2019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7、2021年以第一参与分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6)教材专利方面:第一参与编著教材l部;出版混合式教材Ⅰ剖(副主编)﹔专利1项。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