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周艳华,中共党员,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业教师。1990年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已整整30年。30年来始终牢记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兢兢业业、潜心教学。在2012年被评为“教学优秀教师”,2018年被评为“模范辅导员”,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及学生在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并连续两届担任校教学咨询与教导委员会委员。30年来一直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努力做一个“四有”好教师。
一、在成长、学习和从教过程中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小学时的数学老师是我今生遇到的第一位好老师,他对学生充满关爱,教学上能够深入浅出,那时就认为教师很伟大,将来也要成为一名老师。之后的求学道路努力、刻苦,最终如愿考入师范大学。由于工作的关系,刚开始在体育学院实验室工作,但站上讲台一直是自己的梦想,所以利用一切时间去给老教师主课,向老教师学习,当时代《运动解剖学》课程的老教师由于身体原因需要请假,领导安排我接替她讲课,为了上好课,每天下班回家都用大背包装一包的骨骼标本回来学习,那时女儿刚刚几个月,在家里有点迷信的老人极力反对把“死人”骨头背回家,但为了教学,依然坚持如此。在学期末,学生评教的结果我是全校第一,但由于岗位等问题,不能继续站讲台,为了坚持自己做一名教师的理想,到上海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继续深造,经历了很多波折,终于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通过自己接受教育,深深明白教育是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必须是有信仰的,最近香港的形势更让人明白这一点,对于年轻人的教育,爱国情怀的培养是多么的至关重要。而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才能影响教育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一信念始终牢牢被坚持,不论是平时的教学工作,还是作为校院教指委成员,以及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对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的指导,无一不在支持着自己。
二、潜心育人、淡泊名利、保持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性格耿直,疾恶如仇,仗义执言,也许就是这样的家风影响着我,使我在工作中一直能秉持本心,潜心教学,不为利益所动,功利心淡薄。在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当时的风气影响,有学生怕考试不及格,带着礼物到家里,一再推脱不掉,无奈之下,把礼物从窗户扔出去交给学生。那时认为不拿学生的一针一线,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好,但后来发现这样的做法有些简单、生硬,后面改变工作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教学及工作中能够公平公正,没有私心。指导青年教师、学生从没有想过要有所回报,只愿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了更好地工作。有青年教师给我发信息:周老师,您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道德情操高尚,教学水平上乘。您就是我心中的楷模,向您学习和看齐。其实我一直觉得优秀的集体是多么重要,我周围的同事都很优秀,对工作认真负责,也是同事们的影响鼓励鞭策着我,使我不断地进步。
三、加强学习,勤于研究,精益求精,取得良好效果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我是生命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都要查阅大量文献,从开始入职时主动去听老教师的课,再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直认为兴趣是第一位老师,让学生对知识有兴趣就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时时关注生活中与教学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点,及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很多学生表示这门课太有意思,非常乐意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学成功的第二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因此课堂上经常会提前准备有兴趣的人体生理现象,让学生去探究生理机理。经过学习,很多学生在生理学方面进一步深造。有很多教师听过我的课以后表示对教学工作的认可。有关人体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不敢浪费任何时间,时时把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充实到教学中。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认真向青年教师学习,掌握对教学有利的各种软件学习,熟练应用。教学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及学生的认可,在2012年被评为理科组唯一的一名副教授级的“教学优秀教师”,并晋升了教学型教授。同时教学研并重,在教学研究方面,参与教育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及参与省级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夺得教学基本功大赛大奖,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
四、不忘初心,坚守“二心”,努力为教书育人工作做出贡献。
这里的“二心”指的是一是责任心、二是爱心。有了这二心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责任心驱使自己脚踏实地,不为功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为了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单位负责、不敢懈怠,认真学习研究,所以动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爱心使工作做的有温度,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又是青年人,爱心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2016年担任生命学院首届卓越班的辅导员,因为是首届,所以选拔的学生并不是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鼓励学生,使之变得优秀。有的学生家里比较困难,还有单亲家庭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加倍呵护,悉心指导。班级里有一名同学非常有个性,在很多方面表现的个性十足,于是经常与该同学沟通,教导做人的道理,并安排给他一些任务,管理班级学生电子档案,这名同学非常努力,工作做得也很好,正是由于爱心的付出,有了非常好的结果,这名同学最后如愿考入浙江大学继续深造。班级在毕业前有十余人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在“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得特等奖等。爱学生,学生会有感知,在爱的氛围里,学生会成长的更快。当然爱心同时还体现在爱集体、爱岗位,爱家人、爱一切美好事物。
以后的自己会更加努力,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一如既往的为教育工作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