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2019-2020年

教育科学学院 李慧燕——做一个认真的好老师

时间:2020-11-16  浏览:[]

1999年入职教师,至今已二十年。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工作经历,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在为学生树起一个行动的榜样,也在为未来的“教师”树立一个师者的榜样。因而,我始终以“认真”的态度践行着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角色。

一、认真做班主任,建设“服务型”班级文化,打造优秀班集体

我曾担任09级教育学专业的班主任。任职期间,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建设了“服务型”班级文化:一是学生为老师服务。四年间,我们一直坚持良好的师生礼仪,无论寒暑季节,同学们都会在课前把讲桌收拾得干干净净,课间为老师们递上温暖的开水。师生情感就在这一杯水和一声问候中彼此温暖。二是班委为同学们服务。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利用多种情境引导班委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比如定期让班委分析班级状况和同学们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潜在的需求,以此作为班级计划的起点;期末综合测评时也引导班干部在班级服务型文化方向下,以自我发展的角度合理地评价自己。服务型班级文化与感恩文化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在班委更新与轮换过程中,我们以非常正式的感谢仪式完成班委的接替工作:新班委代表班级向老班委赠送礼品,以感谢老班委为班级的付出以及为他们工作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仪式很简单,但却在传递“感谢”的同时创造了和谐而温暖的班级氛围。三是老师为学生服务。从任职起,我就把自己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上,尤其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在这个问题上,我一边通过班团活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归属感,一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灵空间”,进行个人辅导。四年间,我每周都和学生有一个“相约星期五”:每周五的晚上,我都会在办公室等候学生的来访。生活中的苦恼、异地的不适应、学习中的困惑、没有特长的郁闷,他们把好多问题都带了过来,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分析、用我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们悦纳自己。

任职期间,我们班创办了我院的第一个班刊《我们的时光》。班级发展非常好,班级气氛和谐融洽,同学之间彼此谦让、互助,四年间,0903班曾获得三次学校优秀班级、一次省级优秀班级的荣誉。班级发展既得益于班级每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班主任的努力。但对我来说,最大的经验其实就是认真,不忽略每一个学生,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和每个阶段班级组织的需求。对于学生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给予最细致和最贴心的帮助,“于无声处”。

二、认真教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能。认真教学,是我在所有任教科目上的态度,专业课如此,公共课程也是如此。好多院系的学生对《教育学》课程都不是特别重视,学习效果也不好,但对于即将要进入教育领域的学生而言,理解教育、认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参与了董新良老师主持的课题《“激趣、定向;互动、明理”教学模式及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几年下来,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听课率提高了,对教育的兴趣和关注度也有和很大的提升。虽然在这样的教学改革中,作为教师的我付出比较多,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状况和良好的学习效果,我非常欣慰。同时,我们的改革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2006年,《教育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教育学》课程改革成果获得了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我仍然坚持上《教育学》课程,继续努力在原来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使课程具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近几年,我尝试着“融合式”课程教学:一是课内与课外融合,开展观影、读书、思考、实践等课外活动和课内分享与知识的整合,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把教育生活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尝试在生活化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意;二是与专业的融合。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也不同,我在设计《教育学》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技能,尝试实现学科和专业上的融合。比如,美术学院的学生可以用“画”来展现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文学院的同学也可以在作品中认识教育等,并且还可以与学生基于这些作品进行对话与交流。这种融合既能让他们体会到“教育不是他们专业之外的学科或知识”,也能在具体的作品分享与讨论中实现“教育学者”的对话,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渗透与影响。

其他课程教学中,我也特别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观念,比如《教育评价学》中设计了“评价方案分析”、“教师评价调查”等活动。同学们在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之后,思想活跃了、成熟了、深刻了。依托实践才能真正指导实践。我在教育教学工作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认真地分析课程与学生,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实事求是”既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三、认真完成学位论文,做真实而可靠的实践研究

在科研上,我其实一直是一个追赶者。去年刚刚完成学位论文,顺利毕业。虽然落后于同龄人,但论文研究过程也来不得一丝不认真。我的研究涉及到十几所学校基本情况、教师调研和教师访谈。工作量很大,但我依然选择亲自实地调研,只为了我能在熟悉不同学校场域具体情况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直观和具体的数据和访谈信息,能够更好把学校场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基本事实更加直接地联系起来,分析得更深入。虽然这个方法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显得比较陈旧,但因有过作为被访者的经历,我深知要获得可靠的信息,调研者就必须对情境有所了解和能够有所调控。所以,虽然困难,依然要这样去做。

实地调研持续了三个月。我走访了十六所学校,亲自发放七百多份问卷,深度访谈十几名教师。相比起今天的网络调查,调研样本并不是很多,但因为作为“调研者”的我深度参与,每一个学校、每一个问卷和每一个访谈对象,在我分析材料的时候,它们在我脑海里呈现出的不是数据,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中小学做调研,我从不把自己定位为数据收集者,而是一个对话者,和不同的学校对话,和不同的教师对话。每次做调研都坚持把收集事实的过程也同时变为为对方服务的过程,坚持互惠,基于实践认真做研究,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教育研究变成实践、推动实践。

四、认真地为学生服务,力图创设真诚的专业服务环境

从担任系主任开始,我也把“认真”作为工作的第一要求。除了和老师们认真地规划专业,服务学生也要认真。从去年到今年,我分别与不同的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和需求。第一,联系毕业生了解他们对专业培养过程的建议,了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培养方案。第二,与特殊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激励他们努力并提供适当的帮助;第三,与学委进行交流,了解班级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学情综合分析,解答学生疑惑。担任此角色时间不长,但我正在新情境下通过访谈、活动与互动建设真诚的专业服务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是我在不同岗位上对自己的要求。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还有距离,因此,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认真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认真”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为学生做出表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