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2023-2024年

李小丽-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4-09-19  浏览:[]

教育路漫漫,耕耘守初心

——山西师范大学化材院李小丽“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李小丽。我自幼就怀揣对教育事业和教师的无限敬意,同时对化学领域拥有一份特别的热爱。在高考的时候,我坚定地选择了山西师范大学的化学教育专业,从此,开始了在母校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自2005年留校任教以来,至今已近二十载春秋。我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深刻领会立德树人深刻内涵,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始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我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我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努力成为一位有师德、有爱心、有干劲的教师。

一、坚守初心使命,牢记立德树人

我始终恪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山西师范大学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引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我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刻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真谛。在思想上,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在工作中,我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对学生,我坚持公平公正,诲人不倦,力求启迪每一颗求知的心;对同事,我尊重信任,团结协作,注重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学术与教学的进步;在科研领域,我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注重产教融合,努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潜心课堂教学勇于探索创新

我始终坚守教学岗位,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堂教学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使其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注重将最新科学前沿引入课堂,注重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主持了《材料世界的魅力》校级优质课程;2022年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赛区荣获三等奖;2022年主持了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23年主持了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参与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获批2024年山西省一流课程;2021和2023年分别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分别排名二和四)。

三、创新实践教学纵深优化资源

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一直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材料系承担着材料化学专业、能源化学专业的实验课和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作为材料系主任,我通过整合学院内-学院外、校内-校外资源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条件。2023年,我们对材料系所有开设的实验项目和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了全面摸排分析,对设备进行了报废、增加台套数等分类处理,对实验项目进行了整合更替;通过和学院测试平台以及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沟通,涉及大型高精尖仪器的实验项目在平台进行;积极拓宽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充实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材料化学和能源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不仅如此,我也注重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实践教学,2024年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

除了优化实践资源,学院近年来不断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把特色学科竞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学-练-赛-研-评”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以专业比赛促进学习交流,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23年我作为指导教师之一带领学生第一次参加了“徕卡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立足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

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要目标,学院着力开发和拓宽实习基地,我曾赴山西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平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榆社份有限公司、山西科灜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壹泰科、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交城经济开发区等多家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企业难题、寻求合作方向、开拓实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有幸以山西省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身份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挂职副主任。挂职期间,我组织企业技术骨干进高校、高校教师进企业为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精准对接服务,为高新区内运城学院和企业牵线搭桥共建研究平台等多举措深化省校合作;利用专业背景,与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并选派硕士研究生赴中磁科技开展课题研究。此次合作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出题者”作用,充分发挥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求知的眼神、点滴的进步和对我的认可是我前行的力量和快乐的源泉,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时间愈长,我愈发深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伟大,也愈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更多的敬畏之心。教育和教学之路永无止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也是永恒主题。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永远在路上。未来,我将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卓越,将继续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继续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不懈探索,为把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