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 2025年 >> 正文
2025年

李蓓蓓-戏剧与影视学院-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5-09-08  浏览:[]

以规则为界守护成长秩序以关怀为基滋养心灵温度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李蓓蓓“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一名戏剧与影视学院专职辅导员,自2018年7月入职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院办公室行政人员、院团委书记、院党委宣传委员以来,我工作中认真履职尽责,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青年思想引领、团组织建设、辅导员本职上做了一些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讲政治顾大局,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工作中不断增强开展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注重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日常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注重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政治清醒,保持政治定力,确保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经得起风浪、经得住考验。

2.扎根一线,厚植立德树人情怀。始终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方法,主动投身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生宿舍、课堂、日常活动等一线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将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紧抓“青马工程—主题团日—学团例会”三维联动育人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会、专题研讨、实践锻炼等形式,切实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恪守初心,深耕育人,提升学院学团工作质量

根据校院两级工作要求,2022年以来我院团委以“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方针,严格规范了学生代表大会程序,增强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服务能力,牢固树立工作到支部、到团员的鲜明导向;全面落实班团一体化改革,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规范“智慧团建”,定期分析团内学习数据等工作。“宽”“严”相济、润“物”无声,学院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集体凝聚力增强。

1. 理论铸魂 创新新时代青年思政教育新模式

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院特点,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排版编辑学院官网、学院微信公众号晋师戏剧青年,自2022年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构建“沉浸式+互动式”党史育人品牌,现已形成“党史微团课”(更新46期)、“党史留声机”(推出51期)、“青声‘习语’”(发布51期)、“‘语’青年共成长”专栏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办结65项)等载体体系。其中“党史微团课”“青声‘习语’”“党史留声机”等特色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参与录制创作300余人次。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20余次,与校外十多家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开展交流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00余人次。通过“浸润式学习+项目活动实践”深化理论武装、促进全面发展,有效激活青年自主教育内生动力,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好评,在学生中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2. 奉献无悔 做学生心灵成长的陪伴者

工作期间先后担任16240101、16240102班,20240201、20240202班辅导员,结合学生特点,工作中我积极与学生思想变化相适应、工作目标与学生成长相适应、激励机制与学生发展成才相适应,持续做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在班级中形成了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氛围。此外,在日常班级工作中,除了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走访宿舍、个别谈话等之外,班级内制定详细的“考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德育正负分制度”“一周一会制度”等,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践行者也是监督者。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日常深入学生宿舍、课堂、日常活动等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宽”“严”相济、润“物”无声,所带班级期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2项、全国活力团支部1项、山西省红旗团支部1项、校级先进班集体2次、校级红旗团支部2次;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获得省级红色专项一等奖、省级演讲大赛二等奖以及优秀奖、山西省十佳歌手优秀奖等。

担任毕业生辅导员期间,结合前几届的就业情况组织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对学生给予正面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减轻就业压力,增强其对未来的信念。毕业后部分学生在找工作中,需要咨询相关岗位信息,积极联系熟悉的同学朋友帮助解决。此外,不定期联系毕业生,询问考研就业情况,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引导和帮助。

针对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个别谈心、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加以教育和引导;对于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说服家长第一时间带孩子去专业医院治疗,在学生返校后,除与家长定期联系外,安排同学一对一帮扶,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工作中多次倾听收集学生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积极奔走解决学生们关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从而树立“爱校、荣校”意识。

三、立师德 正师风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新时代背景下,“立师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根基。学院团委老师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必须始终将“立师德”作为根本遵循。日常中通过“团学干部廉洁教育机制”“学生活动经费阳光公示制度”,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打造“阳光团委”工作平台,在主题团日、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工作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不仅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更要在思考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初心,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将学习时刻贯穿于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崇德修身、恪尽职守,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持续培育出具有高尚品德和专业素养的大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