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 2025年 >> 正文
2025年

冯金林-生命科学学院-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5-09-09  浏览:[]

春风化雨孜孜不倦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冯金林“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冯金林,自2015年博士毕业至今,已工作10年。这些年来,我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始终铭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直从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坚守在科研一线,并承担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工作,通过自己的“言”与“行”影响和激励着所带的每一届学生,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教学相长。

一、以匠心打磨教学技艺,用爱心守护育人初心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将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自身师德规范建设,秉持严谨治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备课和授课环节,力求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我分别于 2017 年和 2022 年两次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学表现,两次荣获理科组一等奖,以上获奖激励着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注重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我也将育人工作融入教学点滴:一方面重视学生日常礼仪的培养,帮助其养成文明得体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着力塑造学生优良品格,通过耐心疏导与鼓励,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育不畏艰难的坚韧意志,筑牢勇于追梦的坚定信念,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有考研需求的学生,我会从专业知识梳理到面试技巧指导,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助力众多学生实现了考研梦想。

二、以严谨筑牢科研根基,用担当赋能人才培育

在科研工作方面,我严守科研规范,并不断追求个人业务水平的提升,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曾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访学,在访学期间与国际前沿科研团队交流合作,拓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科研能力。在项目主持方面,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山西省人社厅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这些项目聚焦学科前沿问题,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发展贡献了力量。在科研论文发表上,我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身份在Molecular Pla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等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主要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组织学术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悉心指导下,培养的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两名研究生获得山西省优秀硕士论文,一名研究生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并通过申请考核制被西北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还有两名研究生分别被陕西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为学科领域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三、以尽责扛起公共事务,用担当助力学院发展

作为生物技术系主任,我认真履行职责,合理安排课程,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积极联系并协调安排学生的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学习机会。在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中,精心组织论文开题和答辩工作,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和时间节点,确保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成绩的录入,保障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学秩序。面对生物科学类专业大类分流的难题,我与学院领导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基于对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认真准备专业分流动员和宣讲,向学生详细介绍各专业的特色和发展前景,顺利完成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选拔,为生物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中,我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事宜。从前期的答辩手续办理、评委邀请,到答辩过程中的组织实施以及后期的材料整理,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安排,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顺利平稳进行。同时,我也参与起草生物学硕士点年度发展报告,严格按照学位点评估的要求,梳理总结硕士点的建设成果、存在问题及发展规划,为学位点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我积极参与其中。撰写自评报告的部分章节和相关的调查报告,为全面展示学院师范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特色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内容支持。在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充分备课,随时准备解答专家的疑问,并及时提供专家需要的相关数据,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顺利通过发挥了积极作用。

凡深耕必有回响,凡笃行必有收获。十余载教育路,我从初登讲台时略显生涩的毕业生,在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三重磨砺中不断成长:如今站在课堂上,能从容驾驭复杂知识点,用生动案例点燃学生兴趣;身处实验室里,能精准把握学科前沿,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统筹事务工作时,能周全考虑各方需求,以高效协作化解难题。这份从 “新人” 到 “骨干” 的蜕变,既是对 “兢兢业业、勤勉奋进” 初心的坚守,更是 “深耕不辍、笃行不怠” 带来的必然馈赠。往后,我仍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扎根教育岗位,在教学中传递知识温度,在科研中探索未知边界,在服务中贡献坚实力量,让每一份付出都继续生长出照亮教育之路的光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