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
----------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张秀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食品科学学院的张秀红,1999年到山西师范大学任教,高校任教已有26个年头。26年来,教案从手写版到打印版,再到现在的课件加网络教学资源;教过的课程从早年的《乳品工艺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再到《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和《山西特色酿造食品》;青丝已变白发;不改的是对课堂的敬畏,对学生满意度的追寻;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完美呈现后的愉悦,发挥不足的沮丧提醒下次课一定要注意的事项。三尺讲台,实现自我,助梦学生。
一、站好三尺讲台,做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练好教学基本功 入职初期,上课也紧张。幸运遇到非常好的领导和同事,向他们学习,跟他们交流,听他们上课,学到很多很多,受益匪浅。学会了敬畏课堂,认真上好每一次课的教学态度;学习熟背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学习他们了解学生、了解学情,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工作,换来了学生满意的眼神,也收获了大家的认可。在2001年山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获山西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推动课程建设 2007年学校启动课程建设,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本人主讲课程《微生物学》进入首批立项精品课程建设名单,同时立项微生物学课程组建设。作为课程组和精品课程负责人,非常幸运课程组的青年教师有教学情怀、能力强,共同外出参加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共同建设教学资源,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绩。2016年进入首批优质课程名单。当时课程组5位教师几乎都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奖项,获得省级教学奖多项。2017年调整到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组,再次非常幸运地遇到几位优秀的教师,积极参与到食品微生物课程建设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获批建设食品微生物优质课程。经过几年建设,课程组教师获批省教改项目3项,省级食品学院唯一的教学奖1项,省级一流建设课程1门,发表教改论文12篇,省级科研项目5项,课程组发展状态良好。
与时俱进,学用教学新方法 在知识爆炸,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学生知识的来源远不只是老师和书本。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专业知识是每位老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次外出学习机会,了解到雨课堂软件能有效助力课堂管理,回来经过深入学习,终于引入自己的课堂。课前给学生推送课件,可以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及自学不懂的PPT,课中可全员参与答题并记录平时成绩,也可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掌握程度,还有多种互动形式,明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落实了过程性学习和考核。教学内容处理上,特别注意融入生活,增加实用性,凝练科学实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融入课程思政,做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任教以来,一直注重讲好微生物学家的故事,讲清楚自然科学原理。开展课程思政以来,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寻找巧妙融入方式,力争将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科学家精神、自然辩证法等核心思想在适当的时候融入教学中,做学生锤炼品格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考虑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有山西两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香白酒和山西老陈醋酿造技艺,为讲好山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新开设了选修课《山西特色酿造食品》,从两类地方特色食品的历史文化、精湛工艺,到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同时比较学习国内其他名酒和名醋,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2021年学校首届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中,结合清香白酒的工艺介绍大国工匠精神获校级二等奖,同年获山西省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23年实录90 min 课堂教学,讲述清香大曲制作中体现出制曲师傅的智慧奉献,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获校级二等奖,同年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
三、提升科研素养,做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科研是教师的强身之术,也是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也是理工科学生的必备技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是源头活水。为了寻找源头活水,我选择了企业博士后。在企业做博士后,关注的是实际生产,完全是从零开始,沉心静气,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经常到车间虚心跟工人师傅请教操作要点和实际生产中会出现的各种现象,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相关事宜,根据生产实际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背后包含的原理和知识。十多年坚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带领研究生坚守在实验室,将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一个个做假设,去论证,加深对生产过程的理解和认识。2020年从独特视角研究清香白酒和山西老陈醋酿造用的红心曲,研究证实形成红心的关键微生物,并对关键微生物进行系列研究,把红心曲的研究推向新的深度,研究成果发表在JCR 一区top期刊、食品综合类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近5年,跟酒企合作完成2个横向课题,如对内蒙古阿尔一一九八酒业有限公司不同顶温大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向企业汇报,另一方面在EI收录期刊的《中国食品学报》2024年第3期发表,完成一项专利申报,获2023年中国食品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2024届获山西食品工业40年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称号。
四、努力服务社会,做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为充分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企业博士后期间,除了科研项目外,还关注企业的科技创新、监督管理等方面。2022年8月给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曲分厂、酿酒分厂、质量管理部、中国酒城等多个单位的职工进行清香白酒酿造技术的专题培训。该培训在汾酒职教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报道。2023年3受北京红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给祁县分公司技术研发和酿酒生产的一线职工进行清香白酒酿造的工艺原理做专题培训,该培训在红星股份的企业报纸上进行新闻报道。2023年12月份,到榆次怀仁乡给相关醋企进行山西老陈醋酿造原理和工艺的培训。通过这些活动的分享,抛砖引玉,引导周围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服务社会,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坚持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教学改革,科技创新,教学相长,互相成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